來源:中考網 作者:中考網編輯整合 2015-03-08 21:46:08
中考語文話題作文指導及范文點評:"數字"話題
"數字"話題導寫和范文
【話題設計】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在一個被稱作"數字時代"的社會里,數字與你我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了:氣溫、體溫、考試分數、升學率、就業(yè)率、選舉票數、條形碼、電話號碼、車牌號碼、銀行賬號和密碼、國民生產總值··…·數字無時無刻不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
請以"數字"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思路導引】
以中性詞為話題在近年的作文中并不少見。遇到這類作文題,可以采用從現象到本質和正反對比辯證思考兩種思維方式進行構思,來確定文章的主題。
第一種思維方式:從現象到本質。"數字"只是事物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以抽象的形式存在,簡單而枯燥,但"數字"的背后是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我們可透過其表象探討其本質;同時,數字的變化也意味著社會的變化,可從數據所代表的事物特征出發(fā)由此來探討"數字"現象的社會意義。
第二種思維方式:正反對比辯證思考。在看到"數字"給現代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得看到它的社會弊端j"數字"的確可以表現出某種事物現象的特征,但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現象并不能用簡單的數據來表示,如想象能力、思辨能力、道德修養(yǎng)、意志品質等。"數字"只是用來表現事物特征的一個數值,它并不是被衡量的事物本身,我們不能被表面的數據蒙蔽了雙眼。
構思時選點宜小,思考宜深,切忌陷入羅列數據現象的泥潭中。
【例文】
數字與素質
數字是人們使用的一種計數符號,素質是一個人的能力、才干,本來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詞語卻被牢牢地綁在了一起。在很多人眼里,數字似乎已經成了衡量一個人素質優(yōu)劣的重要標準。
升學要看考試分數,找工作要看英語級數,升遷要看業(yè)績指標…人才的素質往往憑數字決定。這種方法其實是不可取的,不利于真正人才的選拔。
首先,一個人的分數高低并不代表一個人的能力大小,高分不_定高才。知識學習積累的最終目的是運用。如果缺乏靈活運用的能力,即便是滿腹經綸也是沒用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中在中學考試全校第一的幾乎沒有,而成績平平的卻有一大批,就是很好的說明。
其次,一個人值得炫耀的一些數字往往只能代表過去。人們常說好漢不提當年勇。每時每刻,時間和空間都在以不可逆轉的形式飛速發(fā)展,你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0.1秒以前發(fā)生的事。在當今這樣一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里,每個人稍不留意就會落后時代,有時會落下一段永遠也無法彌補的差距。所以,成績僅能代表過去,一個人的素質僅憑過去檔案中的成績來衡量,一個官員的業(yè)績僅憑他管轄范圍內GDP的增長速率來評比(且不論數字的真實性)是不科學的。中國的青少年在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得到的金牌數位居世界前列,而至今卻無一人獲得諾貝爾獎,這很好地說明了我們不應該躺在數字上睡大覺,而忽略了不斷提升素質的重要性。
另外,很多重要的素質是無法用數字衡量的。人的素質方面,如心理素質、情商等某些對人成才有重要作用的因素永遠無法用數字來統(tǒng)計乃至評比高低。我們在考查一個人的素質時,不能忽略這些沒有數字的素質。有些職業(yè)或部門對這類素質的要求非常嚴格,比如汽車專業(yè)試車手,對心理素質及隨機應變的能力要求非常高。雅典奧運會上彭渤與王克楠因走板失誤將唾手可得的金牌拱手相讓的例子更能說明這一點。
井上先生說過,如果把已有45億年歷史的地球當作365天,人的一生不足0.8秒,與朝生暮死的蜉蝣沒有什么兩樣。在這短暫的0.8秒里,我們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而不是表面的數字。(《作文》)
【簡評】
文章值得肯定之處有三點:其一.選點小,切入話題恰當。數字是表象,背后是能力與素質,但人們往往更看重直觀的數字,以數字掩蓋素質在生活中司空見慣。作者在行文中將筆墨直指數字與素質之間的裂縫,觀點集中鮮明。其二,三個分論點層層遞進,結構嚴謹,邏輯縝密,頗有氣勢。其三,文章的語言極有分寸,令人信服。如"數字往往只能代表過去"中的"往往","很多重要的素質是無法用數字衡量的"等。在議論文中把握住了說話的分寸,就能避免觀點的絕對化,使文章無懈可擊。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