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wǎng) 作者:中考網(wǎng)編輯整合 2015-11-13 14:32:29
黃沙袒露出一帙塵封的青史,讓我用二十一世紀的赤足去匆匆撫摸。
行走于江南水巷之間,靈動的水韻之美總令我魂牽夢縈,每一絲柔美哪怕是再華麗的辭藻也不能書得其半點。行走于塞北山道間,靜穆的山峻之秀總使我無法安眠,那股子剛毅無論是再嫻熟的筆法終難以繪得其分毫。不管是撩人的碧波,還是遠翠的磐石,卻皆出于眼底,皆得益于自然天賦的魅力。面對此景,又有何人不為之折服?而曾游走在歷史一隅的人物自然也無一例外。言不清有多少文人墨客停息于這水乳交融的山水間,靜聽胡笳臨于朔風中綿延不絕于耳的天籟之音?梢舱蜻@詩情地裝點,即便在喧囂中林立的當代學府內(nèi),中國文化的沉穩(wěn)步履卻仍舊更愿落在這柳暗花明的莽莽廣原之上,繼而便賦予了這良景許是內(nèi)涵,許是底蘊。二或許正是代代沿襲的文化的長期熏染,才思才得以超然顯現(xiàn)。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說,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這種思想的奔瀉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了。面對此狀,又有何人不為之感慨?
李白曾作一篇《行路難》,可他卻一直在走向人文山水的深層,直到油盡燈枯之時方休止。他將浩瀚江水中的明月,作為一生追求的終結(jié)。而一曲《離騷》似依舊銘刻于心,汩羅江畔孤傲的背影清晰仿若眼前。屈原將一顆赤子之心投入江中,滿腹詩書卻還是抱憾終生。他把僅存的殘余修養(yǎng)貫注與東去的江流,瞬間已攪成三峽的波濤。那無源的濁流好似獨步于太古洪荒,沖破歷史與現(xiàn)實的決堤口,匯入人文的歸宿中來。面對此志,又有何人不為之震撼?
面對重重山水,體悟到的不僅是剛?cè)岵赖南硎,更多的是文學誕生的心路歷程,不禁我竟萌生了提筆一作的念頭。的確,中國文學的坎坷根本無法用三言兩語便能詮釋得了,但它仍舊匯聚起后人再創(chuàng)輝煌的激情。而我的未知前方,也將由這一段段路上的心領神會來綰接,去面對另一波的“文化苦旅”。
“面臨山水謂,世人皆云文者醉,誰解其中味!”——后記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