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本身就是一種孤獨。當(dāng)我們獨處時,周圍過于寧靜、壓抑的氣氛,會讓我們感到孤獨。就是我們處在繁華的大都市,舉目無親,看著一張張陌生的面孔,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這時我們也會感到孤獨,感到自己是這個世界的“零余者”。
孤獨并不等于孤單,孤單并不一定就會孤獨。有的時候,我們并不孤單,但仍感覺到很孤獨。日本哲學(xué)家三木清在《論孤獨》中說:“人們?yōu)榱颂颖芄陋毝x開人群,走向自然或者過孤居生活。”的確,孤獨者越是在煩雜喧鬧的地方越有一種的感覺,一旦進入自然,就會與周圍的一切,小橋流水、帆影孤燈或大漠風(fēng)沙產(chǎn)生強烈的認同。
坎坷的人生、動蕩的閱歷會讓人感到孤獨,因為他們處在人生的低谷處,孤立無援,凄苦悲涼,這種孤獨,才是人生真正的孤獨。
孤獨是傷感的,孤獨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深沉的、嚴肅的感覺。正因為感傷而更顯得認真,所以我們在孤獨的時侯更顯冷靜、清醒。
現(xiàn)代心理學(xué)表明,孤獨感與人類文化創(chuàng)造息息相關(guān),川端康成孤獨,沒有親人,是日本杰出的文學(xué)大師;康德孤獨,終生不娶,成為德國偉大的哲學(xué)家;維特根斯坦孤獨,常年居住在海邊懸崖上的一間小屋里,遠離人類文明,建立了他博大深沉的哲學(xué)體系。
人們總是害怕逃避孤獨,認為孤獨會使人對生活感到憂郁無望,這其實是對孤獨的一種誤解。很多時侯,我們需要孤獨,這才能使我們冷靜、清醒地思考我們在人生之中所遇到的問題。
孤獨更能激發(fā)人的心靈,使人顯得更加堅強。昔西伯拘h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這難到不是一種對孤獨的悲憤而堅強的渲泄嗎?
孤獨,并不是人生的絆腳石,只要我們真正理解孤獨的內(nèi)涵,孤獨,包含著一種剛強、抗?fàn)、向上的精神,我們?yīng)該以理性的思考來看待孤獨。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