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網(wǎng)
全國站
快捷導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熱門中考資訊 中考成績查詢 歷年中考分數(shù)線 中考志愿填報 各地2019中考大事記 中考真題及答案大全 歷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頁
您現(xiàn)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化學知識點 > 酸堿鹽 > 正文

2023年初三化學酸堿鹽知識點

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2022-11-14 19:22:27

中考真題

智能內(nèi)容

一、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

結(jié)論: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該溶液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都是堿性溶液,并且該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3)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也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的溶液,我們稱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試液及無色酚酞等能檢驗溶液酸堿性的試液,稱為酸堿指示劑。

注意:①我們有時候還用藍色或紅色石蕊試紙來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②酸性溶液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堿性溶液能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堿性物質(zhì)才能使指示劑變色,變色的是指示劑,而不是該物質(zhì)。

2.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酸性物質(zhì)與堿性物質(zhì)

(1)酸性物質(zhì):山楂、檸檬、柑橘、西紅柿等;

(2)堿性物質(zhì):茶葉堿、煙堿等。

3.區(qū)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堿溶液和堿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樣,堿性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堿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

例如:硫酸銅、氯化銨的水溶液顯酸性,而不是酸;純堿、肥皂的水溶液顯堿性,但不是堿。

4.補充知識:酸、堿、鹽的概念

(1)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

(2)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

(3)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如:NaCl、NH4NO3等。

NaCl==Na++Cl-;NH4NO3==NH4++NO3-;

二、溶液的酸堿性的強弱

1.酸堿度:用來表示溶液的酸性或堿性的強弱程度。

2.pH試紙用來定量的測定溶液的酸堿度。

溶液的pH值與酸堿性關(guān)系: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強;pH>7,溶液呈堿性,且

pH越大,堿性越強。

3.pH試紙的使用方法:

用膠頭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測試液滴(或涂)在pH試紙上,然后把試紙顯示的顏色(半分鐘內(nèi))與標準比色卡對照,標準比色卡上相同顏色的pH即為該溶液的pH。

注意:

(1)不能直接把pH試紙浸入待測溶液中,以免帶入雜質(zhì),同時這種操作可能泡掉pH試紙上

一部分指示劑,以致比色發(fā)生較大的誤差;

(2)不能先用水將pH試紙潤濕,再進行測試,因為水潤濕后的pH試紙將測定的是稀釋后溶

液的pH。

(3)我們實驗室一樣使用的pH試紙是廣泛pH試紙,測出的pH值是1~14的整數(shù)。

(4)為了比較精確的測定溶液的pH,我們可以用精密pH試紙和酸度計(又稱pH計)來測量。

三、溶液酸堿性與生命活動的關(guān)系

1.人的體液有一定的酸堿度。血液、組織間液和細胞內(nèi)液的酸堿度都接近于中性,而且變化極小;

2.胃液的pH在0.9~1.5之間,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鐵屑都可被溶解,但胃本身卻能安然無恙。因為胃里有一層“粘液屏障”,它是由粘液細胞和上皮細胞分泌出的一種膠凍狀粘液,在胃粘膜表面構(gòu)成一個保護膜,用來保護胃,防止胃酸對其本身的腐蝕及胃蛋白酶對胃本身的消化,還能防止粗糙的食物對胃的機械性損傷。

3.大多數(shù)的農(nóng)作物適宜在接近中性(pH在6.5~7.5之間)的土壤中生長,在改良酸性土壤時,我們一般是使用熟石灰來調(diào)節(jié)其酸堿度。

4.雨水一般呈略酸性(由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中),人們一般把pH小于5.6 的雨水稱為酸雨。

§7.2 常見的酸和堿

一、常見的酸

1.生活中常用的酸:胃液中含有的鹽酸(HCl),蓄電池中含有硫酸(H2SO4),酸雨中含有的硫酸及硝酸(HNO3),食醋中含有的醋酸(CH3COOH或HAc);飲料中可能含有的碳酸、檸檬酸等。

2.酸的分類:無氧酸(如HCl)、含氧酸(HNO3、H2SO4)等。

注意:濃硫酸具有一定的特性:

(1)吸水性(物理性質(zhì))用于氣體干燥,但除NH3等堿性氣體除外[2NH3+ H2SO4== (NH4)2SO4]

(2)脫水性(化學性質(zhì))——黑面包實驗(濃硫酸與蔗糖反應(yīng),使之炭化。)

(3)強氧化性,腐蝕性——與金屬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的氣體不生成氫氣而是二氧化硫。

在加熱的條件下,能與排在氫后面的金屬(如Cu)反應(yīng),如:

Cu+2H2SO4(濃)△==CuSO4+SO2↑+H2O

又如,冷的濃硫酸與鐵或鋁反應(yīng)后,能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應(yīng)進一步進行。

(4)濃硫酸的稀釋:酸入水,沿器壁,不斷攪拌。

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水,足以使水分沸騰,并且水的密度小于濃硫酸的密度。如果把水倒入濃硫酸中,水就會浮在濃硫酸上面,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致使水沸騰而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而造成事故。

(5)安全事故的處理:濃硫酸濺到皮膚上后,首先迅速用抹布將其擦拭,然后用大量水沖洗,最后用3%~5%的NaHCO3涂敷。

稀硫酸濺到皮膚上后,應(yīng)該馬上沖洗,因為隨著稀硫酸中溶劑的蒸發(fā),也會變成濃硫酸。

4.酸的化學性質(zhì)

總結(jié):酸所具有的共同特點:

酸在水溶液中都能電離出氫離子,因此酸溶液會具有許多共同的性質(zhì)(酸的五大通性):

(1)酸溶液與酸堿指示劑的反應(yīng)

A.紫色石蕊試液或藍色石蕊試紙遇到酸溶液變紅色;

B.無色酚酞試劑遇到酸溶液不變色。

提醒:紫色石蕊試劑變色情況為:“酸紅堿藍”;是指示劑變色,而非待測溶液本身變色。

(2)酸溶液與某些金屬反應(yīng)

酸溶液+ (氫前)金屬→ 鹽溶液+ 氫氣

注意:

A.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排在氫后面的金屬則不能;

B.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越前面的金屬,反應(yīng)現(xiàn)象越劇烈,速度越快,如Mg反應(yīng)有明顯放

熱現(xiàn)象;

C.強氧化性酸與金屬反應(yīng)后,不能生成氫氣,而是生成水。如濃硫酸、硝酸等強氧化性酸;

D.該類反應(yīng)屬于置換反應(yīng)

如:Zn + 2HCl == ZnCl2+ H2↑;Fe + H2SO4== FeSO4 + H2↑

(3)酸溶液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yīng)(金屬氧化物又稱堿性氧化物)

酸溶液+ 金屬氧化物→ 鹽溶液+ 水

注意:該反應(yīng)過程中,金屬元素的化合價不變,酸中的原子團不變

如:CuO + 2HCl == CuCl2+ H2O;Fe2O3+ 3H2SO4== Fe2(SO4)3+ 3H2O

ZnO + 2HNO3== Zn(NO3)2+H2O

(4)酸溶液與堿的反應(yīng)(又稱為中和反應(yīng))

酸+堿→鹽+水

(5)酸溶液與某些鹽反應(yīng)

酸溶液+ 鹽→ 新酸+ 新鹽

注意:A.我們通常遇到的鹽是碳酸鹽,因此絕大部分反應(yīng)是:

酸+ 碳酸鹽→ 新鹽+ 水+ 二氧化碳

如: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Na2CO3+ H2SO4== Na2SO4+ H2O + CO2↑;

K2CO3+ 2HNO3== 2KNO3+ H2O + CO2↑;

MgCO3+ CH3COOH == (CH3COO)2Mg + H2O + CO2↑;

B.某些特殊的鹽能與酸反應(yīng),生成特殊的沉淀

如:HCl + AgNO3== AgCl↓+ HNO3;BaCl2+ H2SO4== BaSO4↓+ 2HCl

補充:Cl-及SO42-的檢驗

A.向待測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入稀硝酸溶液后,沉淀不消失,則溶液中含有Cl-,如果沒有沉淀或者沉淀消失,則不含有Cl-。

B.向待測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入稀硝酸溶液后,沉淀不消失,則溶液中含有SO42-,如果沒有沉淀或者沉淀消失,則不含有SO42-。

二.常見的堿

1.有關(guān)堿的一些性質(zhì)比較

燒堿具有強腐蝕性,氫氧化鈣和氨水也具有一定的腐蝕性。

氫氧化鈉溶液能夠與頭發(fā)、雞蛋清、植物油等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溶解其中的蛋白質(zhì)。

2.堿的共同性質(zhì)

由于堿電離后都能生成OH-,因此也具有相同的性質(zhì)(堿的四大通性):

如:NaOH == Na++ OH-;NH3•H2O == NH4++OH-;

(1)與酸堿指示劑作用

A.紫色石蕊試劑或紅色石蕊試紙遇到堿溶液變藍;

B.無色酚酞遇到堿溶液變紅。

(2)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yīng)(非金屬氧化物又稱酸性氧化物)

堿溶液+ 非金屬氧化物→ 鹽+ 水

如:2NaOH + CO2== Na2CO3+ H2O;Ca(OH)2+ SO2== CaSO3↓+ H2O;

(3)與酸溶液的反應(yīng)

堿+酸→鹽+水

(4)能與某些鹽反應(yīng)

堿溶液+ 鹽溶液→ 新鹽+ 新堿

如:CuSO4+ 2NaOH == Na2SO4+ Cu(OH)2↓Ca(OH)2+Na2CO3==2NaOH+CaCO3↓

3.復分解反應(yīng):有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yīng)。

可以用:AB + CD == AD + CB 表示。

特點:(1)反應(yīng)物、生成物均只有兩種化合物;

(2)發(fā)生反應(yīng)的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

(3)各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yīng)前后均不改變。

注:難溶性堿受熱易分解(不屬于堿的通性)

§7.3 幾種重要的鹽

一、鹽

1.鹽的分類:依據(jù)組成鹽的陽離子和酸根的種類進行分類

根據(jù)陽離子的不同,鹽可以分為鈉鹽、鉀鹽、鎂鹽、鐵鹽、銨鹽等。(氯化鈉為鈉鹽)

根據(jù)酸根的不同,鹽可以分為硫酸鹽、碳酸鹽、硝酸鹽、鹽酸鹽等。(氯化鈉為鹽酸鹽)

2.酸、堿、鹽的溶解性規(guī)律:

①酸都溶;②溶堿有五位:鉀、鈉、銨、鈣、鋇;③鉀鹽、鈉鹽、銨鹽、硝酸鹽都可溶;④鹽酸鹽只有氯化銀不可溶;⑤硫酸鹽只有硫酸鋇不可溶;⑥碳酸鹽只溶鉀、鈉、銨,剩下都不溶。

注意:AgCl、BaSO4不僅不溶于水,而且不溶于稀硝酸。

七種常見沉淀:AgCl↓BaSO4↓Cu(OH)2↓F e(OH)3↓Mg(OH)2↓BaCO3↓CaCO3↓

3.鹽的化學性質(zhì):

(1)鹽 + 金屬 → 新鹽 + 新金屬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除非;顫姷慕饘偻猓旁谇懊娴慕饘僖话憧梢詫⑽挥谄浜竺娴、比它不活潑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如:

Zn + CuSO4== ZnSO4 + Cu Cu + 2AgNO3== 2Ag + Cu(NO3)2

(2)某些鹽溶液在一定條件下能與酸或堿發(fā)生復分解反應(yīng)

復分解反應(yīng):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yīng)。

如:CuSO4+ Ca(OH)2 === Cu(OH)2↓ + CaSO4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復分解反應(yīng)發(fā)生的條件:

a.有沉淀生成;b.有氣體放出;c.有水生成;

d.如果是沒有酸參加的反應(yīng),則兩種反應(yīng)物必須都溶于水。

二、幾種常見的鹽

1.氯化鈉(NaCl)

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泛,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鈉。

2.碳酸鈉(Na2CO3)

(1)俗名:純堿、蘇打(2)純堿不是堿,是鹽(水溶液顯堿性)

(3)用途: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chǎn)等

(4)Na2CO3+ 2HCl === 2NaCl + CO2↑+ H2O

3.碳酸氫鈉(NaHCO3)

(1)俗名:小蘇打(2)用途:焙制糕點、治療胃酸過多

(3)NaHCO3+ HCl === NaCl + CO2↑+ H2O

4.碳酸鈣(CaCO3)

(1)大理石、石灰石、鐘乳石、貝殼、珍珠、蛋殼、鍋爐和水壺的水垢的主要成分

(2)用途:建筑材料、補鈣劑(3)CaCO3+2HCl===CaCl2+ CO2↑+H2O

補充:碳酸鹽(CO32-、HCO3-)的檢驗:

A.向待測溶液中加入稀HCl后有氣泡生成,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

水變渾濁,則溶液中含有CO32-;若澄清石灰水無變化,則溶液中不含有CO32-。

B.向待測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入稀HCl后,沉淀消失且有氣泡生

成,則溶液中含有CO32-。

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

三、化學肥料

農(nóng)作物的生長需要N、P、K等營養(yǎng)元素。含有這些元素的某些物質(zhì)可以作為肥料。通過化學加工生產(chǎn)的肥料,稱作化學肥料。

1、常用的肥料:

化學肥料:氨氣(NH3·H2O)、碳酸氫銨(NH4HCO3)、硫酸鉀(K2SO4)、磷礦粉[主要成分磷酸鈣Ca3(PO4)2]、硫酸銨[(NH4)2SO4]、尿素[CO(NH2)2]、硝酸鉀(KNO3)、磷酸二氫銨(NH4H2PO4)。

農(nóng)家肥料:如廄肥、人糞尿、綠肥等。

2、氮肥作用: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促苗)缺氮:葉黃

鉀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桿粗硬,抗倒伏(壯稈)缺鉀:葉尖發(fā)黃,易倒伏

磷肥作用:促進植物根系發(fā)達,穗粒增多,飽滿(催果)缺磷:生長遲緩,產(chǎn)量降

低,根系不發(fā)達

4、銨態(tài)氮肥與堿混合加熱,都有氨氣放出:

(NH4)2SO4+ 2NaOH △==Na2SO4 + 2NH3↑+ 2H2O

NH4NO3+NaOH △==NaNO3+NH3↑+H2O

氨氣有刺激性氣味,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這些可用于銨態(tài)氮肥的檢驗。

NH4+的檢驗:

試劑:堿(NaOH、Ca(OH)2等)、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附:單質(zhì)、氧化物、酸、堿、鹽的相互關(guān)系

(1)金屬單質(zhì)+酸---鹽+氫氣(置換反應(yīng))

1.鋅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最常用)

(實驗室制H2用的金屬有Zn,Fe,Mg,Al,酸有稀H2SO4和稀HCl)

(2)金屬單質(zhì)+鹽(溶液)---另一種金屬+另一種鹽

2.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yīng):Fe+CuSO4=FeSO4+Cu

3.鋁和硝酸銀溶液反應(yīng):Al+3AgNO3=Al(NO3)3+3Ag

(3)堿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酸---鹽+水

4.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yīng):Fe2O3+3H2SO4=Fe2(SO4)3+3H2 O

5.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yīng):CaO+2HCl=CaCl2+H2 O

(4)酸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堿--------鹽+水

6.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zhì):2NaOH+CO2=Na2CO3+H2 O

7.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zhì):Ca(OH)2+CO2=CaCO3↓+H2 O

(5)酸+堿--------鹽+水(中和反應(yīng))

8.鹽酸和燒堿反應(yīng):HCl+NaOH=NaCl+H2O

9.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yīng):2HCl+Ca(OH)2=CaCl2+2H2 O

10.氫氧鈉和硫酸反應(yīng):2NaOH + H2SO4==Na2SO4+2H2O

(6)酸+鹽--------另一種酸+另一種鹽

11.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yīng):CaCO3+2HCl=CaCl2+H2 O+CO2↑(實驗室制CO2)

12.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yīng):Na2CO3 +2HCl=2NaCl+H2 O+CO2↑

13.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yīng):H2SO4+BaCl2=BaSO4↓+2HCl

(7)堿+鹽---另一種堿+另一種鹽

14.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Na2CO3=CaCO3↓+2NaOH

15.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鋇:CuSO4+Ba(OH)2=BaSO4↓+Cu(OH)2↓

(8)鹽+鹽---兩種新鹽

16.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NaCl+AgNO3=AgCl↓+NaNO3

17.硫酸鈉和氯化鋇:Na2SO4+BaCl2=BaSO4↓+2NaCl

復分解反應(yīng)必須生成沉淀,氣體或水生成才能發(fā)生,且生成物的元素化合價不變。

+1價:HClO;NaClO;Ca(ClO)2.

+5價:HClO3;KClO3.

+7價:HClO4;KClO4.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歡迎微信掃碼
    關(guān)注初三學習社
    中考網(wǎng)官方服務(wù)號

熱點專題

  • 2024年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 2024中考真題答案專題
  • 2024中考查分時間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數(shù)線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逐夢前行 未來可期!

中考報考

中考報名時間

中考查分時間

中考志愿填報

各省分數(shù)線

中考體育考試

中考中招考試

中考備考

中考答題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飲食

中考家長必讀

中考提分策略

重點高中

北京重點中學

上海重點中學

廣州重點中學

深圳重點中學

天津重點中學

成都重點中學

試題資料

中考壓軸題

中考模擬題

各科練習題

單元測試題

初中期中試題

初中期末試題

中考大事記

北京中考大事記

天津中考大事記

重慶中考大事記

西安中考大事記

沈陽中考大事記

濟南中考大事記

知識點

初中數(shù)學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

初中英語知識點

初中語文知識點

中考滿分作文

初中資源

初中語文

初中數(shù)學

初中英語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中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