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luò) 作者:匿名 2009-12-09 11:19:19
上樞密韓太尉書
太尉執(zhí)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yǎng)而致。孟子曰:"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zhí)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轍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與游者,不過其鄰里鄉(xiāng)黨之人,所見不過數(shù)百里之間,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不足以激發(fā)其志氣?炙煦闆],故決然舍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杰。至京師,仰觀天子宮闕之壯,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麗。見翰林歐陽公,聽其議論之宏辯,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無憂,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fā)。入則周公、召公,出則方叔、召虎,而轍也未之見焉。
且夫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轍之來也,于山見終南、嵩、華之高,于水見黃河之大且深,于人見歐陽公,而猶以為未見太尉也!故愿得觀賢人之光耀,聞一言以自壯,然后可以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者矣。
轍年少,未能通習吏事。向之來,非有取于升斗之祿,偶然得之,非其所樂。然幸得賜歸待選,使得優(yōu)游數(shù)年之間,將歸益治其文,且學為政。太尉茍以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解釋下列詞語。
1、執(zhí)事: 2、生: 3、好: 4、氣:
5、然: 6、養(yǎng): 7、致: 8、浩然:
9、宏博: 10、乎: 11、稱: 12、故:
13、疏蕩: 14、奇氣: 15、豈: 16、嘗:
17、充: 18、中: 19、溢: 20、見:
21、有: 22、游: 23、自廣: 24、陳跡:
25、遂: 26、汩沒: 27、故: 28、故都:
29、恣: 30、慨然: 31、宮闕: 32、倉廩:
33、池: 34、苑囿: 35、巨麗: 36、秀偉:
37、冠: 38、恃: 39、憚: 40、發(fā):
41、入: 42、出: 43、志: 44、故:
45、愿: 46、光耀: 47、大觀: 48、通:
49、向: 50、祿: 51、幸: 52、賜:
53、優(yōu)游: 54、益: 55、治: 56、茍:
57、辱: 58、幸:
二、翻譯下列句子。
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
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yǎng)而致。
孟子曰:"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
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
此二子者,豈嘗執(zhí)筆學為如此之文哉?
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不足以激發(fā)其志氣。
恐遂汩沒,故決然舍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
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杰。
且夫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
故愿得觀賢人之光耀,聞一言以自壯,然后可以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者矣。
向之來,非有取于升斗之祿,偶然得之,非其所樂。
然幸得賜歸待選,使得優(yōu)游數(shù)年之間,將歸益治其文,且學為政。
太尉茍以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二、回答下列問題。
本文雖意在求見,卻以論"氣"開頭,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文章開頭說"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他想到什么?
在蘇轍看來,寫好文章的關(guān)鍵是什么?有什么依據(jù)?
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
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如何證明他的觀點?采用了哪些論據(jù),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根據(jù)你的理解,說說你對"文者氣之所形"一句的理解。
請結(jié)合你自己學寫文章的體會,試談?wù)勀銓μK轍"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yǎng)而致"的認識。
第一段中作者以孟子和太史公為例,談到寫文章的人要善于"養(yǎng)氣",你認為他們兩人養(yǎng)氣的途徑是否相同?請談?wù)劺碛伞?/p>
除第一段作者所說外,你認為寫文章時"養(yǎng)氣"的方法還有哪些?
第二段寫了作者 和 兩個時期的學習(養(yǎng)氣)經(jīng)歷。
第二段中,作者"決然舍去"的原因和目的分別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
作者到京師后所見的"翰林歐陽公"即 ,我們曾學過他寫的
文章《 》。
第二段作者寫"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無憂,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fā),入則周公、召公,出則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第三段作者寫所見山之"高"、水之"深且大"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說自己"向之來,非有取于升斗之祿",是為了表明自己 。
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樂",作者所樂的是什么?
本文作者蘇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另七人是 。(任意寫兩人)
上樞密韓太尉書答案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